“他們的演講讓我感受到他們對自己職業(yè)的熱愛,他們?yōu)榱藝覟榱巳嗣?,甘愿自己受苦,去到最需要他們的一線。我想,以后有機會的話,我也愿意像他們一樣,舍棄安逸的生活,站到最需要我的地方。”四川大學計算機學院大一學生陳雪陽在宣講后發(fā)出這樣的感慨。
4月30日下午,“‘頌紅色百年奮斗史·爭做新時代最美勞動者’四川大學勞模大講堂暨勞動月啟動儀式”在四川大學望江校區(qū)舉行。用焊槍書寫最美芳華的“焊接玫瑰”唐成鳳,憑一腔熱血、一支筆、一個鏡頭捕捉民生焦點的“瞭望者”羅光德走進校園講述了他們匠心筑夢的故事。
唐成鳳:在勞動中綻放最美的青春
電焊工是時下年輕人不愿接力的工種之一,女焊工更是鳳毛麟角。在父輩影響下,2005年唐成鳳進入川鍋技校學習焊接技術,開始只是因為這個專業(yè)“熟悉、學起來輕松”,但是“熱愛”卻在工作中慢慢被培養(yǎng)出來。
“好苗子”只是天賦,后天的努力才是成就她的關鍵。為了彌補女孩子生理上的弱點,她會長時間一動不動地舉著紅磚練臂力,會將20來斤重的水桶挎在手腕上練腕力,會在工作之余拿廢料練習。
通過這樣日復一日的勤學苦練,她才能在焊接亞洲最大的生物質余熱鍋爐時,實現(xiàn)焊縫探傷合格率100%;在成都百萬職工大賽中一路過關斬將勇奪第一......
工作中不怕苦、不怕累,因為她記得師傅曾經說過:“瑞士、德國之所以能夠成為制造強國,就是因為他們的工藝是幾代人在傳承和發(fā)展,我們中國也需要有這么一群勞動者,用一輩子或者幾代人去堅守去傳承。”
她說:“傳承技藝不僅是傳承一份手藝,更是傳承這份工匠精神”
羅光德:鐵肩擔道義,永遠記初心
“鐵肩擔道義,妙筆著文章”這是刻在新聞從業(yè)者骨子里的一句話。羅光德在1997年從四川大學畢業(yè)之后,走上了新聞從業(yè)的道路,走到了新聞發(fā)生的第一現(xiàn)場。
2008年5月12日突如其來的大地震讓所有人都措手不及,他剛從大樓里僥幸平安沖出來,便向報社黨總支書記請命:“請安排我到地震救援最需要的地方去!”就這樣,他離開了還在病中的母親、委托親戚照顧六歲的兒子,迅速趕往了地震一線。
災區(qū)的景象觸目驚心,他在災區(qū)的報道引起多方關注,一筆筆愛心捐贈,有力地支持著汶川地震災區(qū)抗震救災和恢復重建。其中抗震救災公益作品《故鄉(xiāng)挺??!》榮獲四川省“宣傳四川好新聞”唯一的一個特等獎。
2020年大年初二,他又放棄了與家人團聚的機會,來到抗擊新冠病毒肺炎疫情的最前線進行采訪報道。他說:“作為一名合格的新聞工作者,我們就是要發(fā)揚特別能吃苦、特別能戰(zhàn)斗、特別能奉獻的精神,只要國家和人民需要,我們就應當挺身而出、一往無前!”
“我們非常榮幸邀請到兩位勞模代表和我們同學們、老師們來進行面對面的交流,帶領我們走進新時代勞動者的內心世界,讓我們更加深刻地感悟奮斗的意義,奮斗的青春怎么度過,奮斗的人生應該怎么書寫。”該校相關負責人在宣講會上說,“我希望我們同學們要學習勞動,傳承弘揚我們黨艱苦奮斗的光榮傳統(tǒng),領會幸福是奮斗出來的內涵和意義,培育勞動精神,牢固樹立勞動最光榮,勞動最崇高,勞動最偉大,勞動最美麗的觀念。”
接下來,四川省勞模工匠宣講團還將繼續(xù)走進企業(yè)、走進學校、走進機關單位等,傳播勞模故事,弘揚勞動精神。(龐捷)